為什麼稱珠穆朗瑪峰為「世界第三極」?

地球上最冷的地方要數南極和北極。但是珠穆朗瑪峰也是非常寒冷的地方。即使在夏季, 山頂上的最高溫度也在零下幾十度,狂風呼嘯,寒冷程度不亞於南北極。根據氣象觀察,珠穆朗瑪峰山頂上最低溫度為攝氏零下60度;最冷月份的平均溫度為攝氏零下35度;全年平均氣溫為攝氏零下29度。人們為了形象表達那裡的寒冷,稱珠穆朗瑪峰為「世界第三極」。

珠穆朗瑪峰海拔8848米,從山腳到山頂,在不同高度所見到的自然景觀和氣候是不一樣的。海拔2000米以下的河谷中,是亞熱帶景觀。海拔2000米到海拔5000米的山坡上,是溫帶景觀和寒帶景觀。海拔5000米以上的地區,是永久積雪區。

 

BACK

 

 

 

 

 

為什麼皮膚會有痣?

痣是一種先天性的、限界性的皮膚新生物,可以發生於任何年齡。它的特點是進展很慢,也不會引起什麼症狀。

從醫學上來說,痣是許多原因不明的良性腫瘤的總稱。從習慣上來說,所謂痣僅僅指最常見的呈褐色、黑色的「色痣」和鮮紅、紫紅或暗紅的「血管痣」以及青色的青痣等。

色痣幾乎每個人身上都有,不過,發育期間的青年最多見。這是一種最常見的皮膚病,由於色素限界性沉著造成,也可能伴有毛髮乳頭或結締組織的增生。色痣的顏色不同,有褐色、黑色兩種。色痣的大小不等,小的如針頭般小,大的如蠶豆般大。色痣的顏色與大小差別很大,色痣的種類更多。最普通的有下列幾種:光滑、扁平、無毛的斑痣;柔軟、光滑、高出皮面的毛痣;大而柔軟,常有臭氣的乳頭樣痣。另外還有一種面積特大、占據身體或西肢大部分的巨型痣。

色痣的種類我們分析得很清楚,但是,色痣的病因到現在還沒研究出來。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有色痣,而且還不止一個。色痣既然是這樣普通、常見的皮膚病,那就需要徹底了解一下它對人體的影響。從理論上說,交界型色痣有可能轉變成惡性的「黑色素瘤」。不過,事實上除掉常受刺激或傷害的色痣以外,一般很少發生惡性變化,尤其是柔軟有毛的色痣。既然色痣不痛不癢沒有任何感覺,由良性變成惡性的機會也極少,也就沒有必要去治療它。

血管痣,一看便知一定和血管有關係。的確如此,血管痣是由於真皮或皮下血管組織增生過度形成的。血管痣常在出生時就有,或者在出生後不久發生。它多半發生在面部或頭部。顏色鮮紅、紫紅或暗紅小的很小,大的可占據頭面大部分。血管痣也有好幾種;大小形狀不一、表面平滑的扁平血管痣;中央有一針頭大小的紅點,紅點四周有微細血管向外伸,形狀像蜘蛛的蜘蛛痣等。血管痣雖然名稱有點怕人,實際上對人體一點也沒有危害,往往會自行消失。所以,一般用不著為它擔心,除非有潰爛傾向,或發生於易受刺激或傷害的部分而有出血的可能,或壓在眼睛上而造成畸形等,否則一概不必治療。

 

BACK

 

 

冬天,為什麼站著比暖,坐著比躺著暖?

凡是高等動物都能夠保持一定的體溫,不受外界溫度變化的影響。各種動物的體溫都不同,不過相差不大。人的正常體溫一般在37℃左右,一天24小時中稍微有點變化,通常總是消晨最低,下午最高。

人體的熱是從哪兒來的呢?一句話,來自營養物質的氧化作用。冬天為什麼吃點東西就會覺得暖和些呢?這是由於食物氧化產生了熱。為什麼運動一下也會覺得熱呢?這是因為肌肉活動多,新陳代謝快,血液循環加速,產生的熱就多。如果肌肉活動少,新陳代謝慢,產生的熱就少。

大冷天要使我們身體暖和,必須增加活動以增加熱的產生。人所以站著不倒,坐著不搖,那是因為肌肉的張力在維持我們的姿勢。躺著時,用不著維持姿勢,所以肌肉鬆弛,不處於緊張狀態。肌肉的張力是從肌肉的收縮來的。肌肉收縮會產生熱。既然站著和坐著時肌肉都緊張狀態,而躺著時肌肉是放鬆的,那麼當然站著和坐著要比躺著暖。我們每個人大概都有這個經驗:坐久了覺得腳冷,起來走走腳就暖和,即使p走走而只起來站站腳也會暖些。因為站著時全身肌肉尤其是下肢肌肉均處於緊張狀態,而坐時下半身是放鬆的,由於肌肉工作的程度和範圍不同,所以站著要比坐著暖和。

 

BACK

 

 

為什麼不要邊看書報邊吃飯?

每日三餐的飲食是人類生活作息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,我們應該如何保持「正常」的飲食習慣呢?

飯前,不宜用腦,不宜吵嘴生氣,更不宜熱烈爭辯,因為一切擾亂大腦的過激情緒,都會興奮交感神經系統,抑制腸胃蠕動,減少消化液的分泌。

食物的色、香和味,腸胃消化道的飢餓收縮,定時吃飯的習慣,這些都是引起食慾的因素,都可形成條件反射,促進腸胃道內消化液的分泌,喚起你想要進食的感覺。但大腦主宰著一切,它也控制著消化液的分泌,決定食慾。當大腦完全被過激的情緒控制時,消化腺的分泌馬上遭到抑制,食慾就會立刻離開你。

吃飯,也要專心。有人喜歡一面狼吞虎嚥,一面看書讀報,這樣一心兩用,結果是吃下去的飯不消化,看過的書記不住。古人有「廢寢忘食」之說,是指做一件事情都要有恆心,有毅力,應該全力以赴。假如把這句話片面地理解為吃飯不重要,可以一面吃一面做其他事情,那就錯了。因為長期這樣做會使你食慾不振,逐漸發展為慢性消化不良。

飯後應該稍稍休息一下,好讓吃下的食物消化和吸收。吃飯時,身體裡主要工作全落在消化系統,要求大量血液都集中到與消化活動有關的器官內,才能把消化工作做好。如果這時腦力活動也要分去大量的血液,那麼,就要影響血液向消化器官集中,妨害胃腸的正常工作,因而延長了正常的消化過程。

所以,飯前少用腦,吃飯要專心,飯後按時休息,是很重要的衛生常識。

 

BACK

 

 

螃蟹為什麼吐沫?

螃蟹是生活在水堛漸珒葃動物,和魚一樣也用鰓呼吸。只是螃蟹的鰓和魚的鰓不同,並不生在頭部的兩側,而是由很多像海綿一樣鬆軟的鰓片組成,生在身體上面的兩側;表面由堅硬的頭、胸甲覆蓋著。螃蟹生活在水堛漁伬唌A從螯足和步足的基部吸進新鮮清水(水裡溶解的氧就進入鰓部毛細血管中的血液裡),從鰓流過後,再由口器的兩邊吐出。

螃蟹雖然經常生活在水堙A但卻和魚不同,時常爬到陸地上尋找食物,而且離開水後也不會乾死。這是由於螃蟹的鰓片裡儲存很多水分,離開了水,仍然和在水堣@樣,也能不停地呼吸,吸進大量的空氣,由口器兩邊吐出來。因為吸進的空氣過多,鰓和空氣接觸的面積較大,鰓裡含有的水分和空氣一起吐出,形成了無數氣泡,越堆越多,在嘴的前面堆成很多白色泡沫。

 

BACK

 

 

 

 

 

為什麼說「清明時節雨紛紛」?

每年4月5日(或6日) 是清明節。這時春回大地,百花爭豔,萬紫千紅,滿園春色。可是,這個時候,江南一帶卻經常出現陰雨綿綿的天氣,真是有點美中不足。所以古人說:「清明時節雨紛紛。」

為什麼清明時節會陰雨連綿呢?因為清明時節,正是寒冷過去,春天來到的時候。冬天,來自西伯利亞的冷空氣霸占著江南,雨水較少。等到春天來到後,東南方海洋上的暖濕空氣開始活躍了。當暖空氣和冷空氣碰到一起時,就發生衝突。冷暖空氣發生衝突的地方,就會形成陰雨綿綿的天氣。清明節,冷暖空氣正好在江南地區的上空來來往往,十分忙碌,所以經常出現細雨紛紛的天氣。

另外,江南的春天,低氣壓非常多。低氣壓裡的雲走得很快,風很大,雨很急。每當低氣壓經過一次,就會出現陰沉、多雨的天氣。還有,清明前後,江南一帶大氣層裡的水汽比較多,這種水汽一到晚上就容易凝成毛毛雨,因此清明節下雨的天氣特別多。

其實,清明時節不僅雨紛紛,而且天氣變化多端,經常是正午時,還是陽光普照,有「暖風薰得遊人醉」的感覺,可是,一到傍晚,冷空氣突然南下,使人又像回到了冬天似地,感到寒冷。所以有「春天出門須帶三季衣」的說法,這對春天天氣多變作了最恰當的比喻。事實上,外出旅行也確實有此需要。

 

BACK

 

 

 

為什麼人疲倦了會打呵欠?

在身體疲勞、睡眠不足、精神單調,對周圍事物不感興趣的時候,或者工作到深夜、早上剛起床,以及身體畏寒的時候,人們時常會打呵欠。有經驗的母親一看到孩子打呵欠,就知道孩子已經疲倦而想睡了。

打呵欠是疲勞的徵兆。就像體內缺水會口渴、胃堛霾篞|飢餓一樣,打呵欠也是身體固有的反射活動,它對保護身體具有一定的意義。譬如,讓疲勞的身體在深夜繼續工作的時候,就會斷續地打起呵欠來,催促人們去休息。

打呵欠對疲勞也具有輕微的調劑作用。打呵欠的時候,兩眼閉合,用力張口加深呼吸,而且常常伴有四肢、面頸部、舌及咽喉部肌肉的緊張收縮,大腦原來進行的興奮活動暫時減弱,呼吸加深,全身大部分肌肉活動了一下,身體對周圍環境刺激的感覺敏度降低,在這瞬間,人們獲得了短暫的休息。

早上剛起床的時候,由於大腦活動正在從抑制向興奮轉化,肌肉鬆弛,渾身無力,身體仍然帶有疲勞的感覺,因此,也常常呵欠連連,在睡眠不足時更是如此。

精神振作,體力旺盛,生活有規律,經常鍛鍊身體,富有理想的人不常打呵欠;體質虛弱,睡眠不足,精神不振,生活無規律,身體少活動,缺乏事業心的人就常常打呵欠。

打呵欠的時候,身體的反應能力就顯得很差,工作、學習的效果往往不好。這時,可以到室外活動一下身體,呼吸點新鮮的空氣,或者去做一些輕鬆的活動,該睡眠時就去睡眠。

 

BACK

 

 

為什麼下雪不冷反而融雪冷?

在冬季,中國各地經常受到寒流的侵襲。寒流本身就是從北方向南流動的一股強烈的又冷水乾的空氣,當它的前緣和南方的暖濕空氣一發生接解,因為冷空氣比暖空氣重,就會把暖濕空氣抬升到高空去,使暖空氣裡的水汽迅速凝華成為冰晶,又逐漸增大成為雪花降落下來。

在寒流來臨前,一般是南方暖濕氣流很活躍,因此,天氣會有些轉暖。而水汽的凝華為雪花,也要放出一定熱量,這就使下雪前及下雪時的天氣並不很冷。

在寒流中心過境後,接著就雲消雪止,天氣馬上變得晴朗起來,由於天空失去了雲層的屏障,地面上就向外放散大量的熱量,這時溫度降得很低。加以積雪在陽光照射下,發生融化,融化時要吸收大量的熱量。根據實驗,1克0℃的冰,融解成0℃的冰,要吸收80卡的熱量,所以大片積雪融化時,被吸收掉的熱量是相當可觀的。因此人們就覺得天氣反而冷一些了。

 

BACK

 

 

 

 

珊瑚為什麼是動物?

人們通常把珊瑚、瑪瑙當成寶石,彷彿牠是礦物。其實,未經加工的天然珊瑚,是呈樹枝形的,所以自古以來,很多人都認為珊瑚是植物。到十分世紀,還有人把珊瑚的觸手當成花,認為是一大發現呢。現在,學過動物學的人都知道,珊瑚是低等動物,屬於只有內外兩個胚層的腔腸動物,好像一個雙層口袋。牠有一個口,食物由此進去,不消化的殘渣也由此排出。牠沒有肛門,口的四周生了許多觸手,這就是古代的人認為是花的東西。觸手可以捕捉食物,或振動引起水流進入口及腔腸中,而消化水中的小生物。牠不能吸收無機物質,所以是動物。

在珊瑚這一名稱下,包含了很多種類,都是固著生活,而且有共同的特性,都是生活在淺海堙F特別喜歡生長在水流快、溫度高、比較清淨的暖海地區。由於大多數珊瑚都可以出芽生殖,而這些芽體並不離開,最後就成為一個相互連結、共同生活的群體,這是珊瑚成為樹枝形的主要原因。珊瑚的每一個單體,我們叫牠是「珊瑚蟲」。我們通常所見的珊瑚,就是這些珊瑚蟲的肉體爛掉後所剩下來的群體的骨骼。有的骨骼質地粗糙,可以用作燒石灰、製人造石的原料;質地好的可以做建築材料。海堭`見的珊瑚大多是由這些骨骼堆積成的。

有些骨骼質地堅密,色澤鮮艷,特別是紅色的,人們把牠當作寶石,雕琢成種種裝飾品。

 

BACK

 

 

為什麼初次參加運動時會發生肌肉痠痛的現象?

通常認為肌肉內部的能量代謝有關。如果你參加一場籃球比賽,在比賽中要來回迅速地奔跑和做各種動作,這樣你全身的肌肉,特別是腿部的肌肉就交替進行蚍@烈和迅速的收縮。肌肉收縮需要能量,它是靠肌肉內的供能物質起化學變化來供應的。

肌肉組織內的化學變化有兩種:一種是無氧代謝(沒有氧氣參加的化學反應),另一種是有氧代謝(有氧氣參加的化學反應)。在無氧代謝中,肌肉中的三磷酸腺銦B磷酸肌酸和肌醣元等物質(這些都是供給能量的物質)分解,同時放出能量供給肌肉收縮。肌醣元在缺氧的情況下會分解產生乳酸。在進入有氧代謝時,乳酸就被氧化為水和二氧化碳,乳酸在氧化時也放出能量,但是並不是所有的乳酸都被氧化,被氧化的只有少部分。剩下的乳酸在肝臟重新變成醣元。

缺少經常動運的人,偶爾參加劇烈的運動,由於肌肉的血液供給不足,氧氣缺少這些乳酸就不能及時處理掉,而積累在肌肉中。由於過多的乳酸刺激了肌肉中的化學感受器(感受化學物質刺激的組織),或由於這些物質的積聚增加了滲透壓, 使肌肉組織吸收較多的水分而產生局部的腫脹,這都會使肌肉產生痠痛的感受。這種現象沒有多大害處,經過幾天就會消失。如果痠痛太厲害,可以用熱水洗個澡,在痛處進行按摩,或用松節油揉擦,這樣能促進血液的循環,痠痛就可以減輕或較快地消失。

近來也有人認為肌肉痠痛是由運動的肌肉疲勞時,肌肉內部有局部肌纖維放鬆不充分,產生輕微痙攣,在這種狀態下,肌肉內的血管受到壓迫,血流受阻,肌肉缺血缺氧,使得肌肉發硬和痠痛。這時適當地牽拉這部分肌肉,可以通過神經反射作用使肌肉放鬆,肌肉痠痛現象也就得到減輕或紓解。

肌肉痠痛能不能避免或減輕呢?當你剛開始運動量要小,以後逐漸增加,同時運動前要做好準備活動,運動結束後要做放鬆肌肉的活動或按摩,這有助於避免或減輕肌肉痠痛的發生。

 

BACK